科學家首次證實恐龍的顏色,原來是橙褐色,類似紅蘿蔔的色素。
英國、愛爾蘭和中國科學家發現,生活在1億2500萬年前、奔跑迅速的食肉恐龍「中華龍鳥」,全身覆蓋著黃褐色和橙色相間的羽毛,而尾巴則是橙白兩色相間。有關發現證明部份恐龍長有羽毛,進一步支持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假設。
今次發現揭示了史前恐龍的外貌特徵,很多恐龍化石儘管都保存得非常完整,包括骨骼、牙齒甚至肌肉,但科學家們卻一直找不到有關恐龍顏色的任何線索。
被確定毛色的中華龍鳥,化石最早在中國東北發現,沿著它的頭、脖子、後背以及尾巴,長著與眾不同的鬃毛,形成斑紋。 科學家利用電子顯微鏡發現化石中的「黑色素體」,這是一種羽毛裏的微型結構,不同的「黑色素體」會讓羽毛、皮膚或者頭髮呈現不同的顏色,包括黑、灰、橙色或棕色等。
研究發現,中華龍鳥全身覆蓋著黃褐色和橙色相間的羽毛,而尾巴則是橙白兩色相間。研究人員還發現,1億5000萬年前的始祖鳥有著白色、黑色和橙棕顏色的羽毛。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古生物學教授本頓指出,中華龍鳥的毛色和紅毛人的毛色類同。 科學家在中國熱河生物群的鳥類和帶毛恐龍中發現了兩種黑色素體「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
該研究由張福成、周忠和、徐星、汪筱林等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近年來在中國發現的帶毛恐龍,成為鳥類起源於獸腳類恐龍學說最重要的證據之一。 中國科學院古脊所研究員張福成說,他們的研究發現,一些恐龍(如中華龍鳥、中國鳥龍等)的纖維狀毛狀結構與鳥類羽毛的同源性,即同屬皮膚衍生物,而不是皮膚內的纖維。 今次發現亦支持了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假設;同時首次為復原帶毛恐龍身體的顏色提供了科學根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不介意的話 ,歡迎留言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