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

[最終文] 筆者決定徹底放棄使用電腦

筆者已下定決心,為了重新開發自己的大腦(認真),並解決因為電腦所造成的記憶力和集中力衰退,從今天開始徹底放棄使用電腦。

延伸閱讀 1:殺時間還是...... 殺腦細胞?
一到公司﹐趕快開了幾個視窗﹐一個看臉書新聞﹐一個看癮科技做報告﹐旁邊的即時通不忘和正妹剌勒老闆報告﹐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等公車空閑的時候﹐你不是聽著 iPod﹐就是拿出 PSP 猛打。健身房的跑步機上有螢幕﹐小吃店裡當然有電視啦! 如果電視無聊﹐隨時拿出手機上網﹐回家自然繼續打開電腦﹐捕捉美女圖檔世界動向...... 直到頭昏眼花﹐睡覺上床。

曾幾何時﹐我們的時間就這樣被電子用品填滿﹐許多遊戲大廠紛紛推出小遊戲﹐就算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也可以玩。更別提那些一直來的簡訊﹐電子信箱﹐和臉書動向了... 就像每個大廠一直預告我們的﹐科技生活果然"無所不在"﹐我們再也不怕無聊﹐到處都有殺時間的電子產品陪伴。

吸收這樣大量的資訊﹐我們應該變得更聰明﹐更有想法? 現在腦神經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不斷保持"眼觀視窗﹐耳聽八方"的狀態﹐不但會讓我們的記憶力退化﹐學習力變差﹐還會減低我們的創造力。尤其是那些等待﹐走路﹐空閑的短時光﹐這些本來是大腦休息﹐自動復習新知的時間﹐一旦被填滿後﹐你疲倦的大腦不但沒時間學習﹐還會變得更難專心﹐更沒耐性。得同時做許多事情﹐或一直保持新刺激...... (轉台的時間比看節目的時間多?)

請問各個城市忙碌的地球人﹐你是否有以上症狀﹖平常那些等待的"小時間"﹐你又是怎麼打發?

延伸閱讀 2:過分依賴電腦 - 人腦記憶力減退
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由於過分依賴電腦,越來越多處於二三十歲的電腦一族患上了嚴重的記憶力喪失症。

醫生們指責說,年輕人患上記憶力喪失的罪魁禍首就是功能越來越強大的電腦。科學研究表明,這個伴隨人們日常生活的東西會讓大腦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退化,這樣大腦就由於容量縮小而不能與常人一樣接納信息。很多患者就是因為大腦分辨不出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不重要而痛苦萬分。研究人員對150名20-30歲之間的電腦迷進行調查後發現,這些人中的10%在記憶力上出現了嚴重障礙

日本北海道大學神經生物學家澤口俊行指出:現在的年輕人正變得"越來越笨"。他們失去了記憶新事務、分出舊的約會以及區分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的能力。這是大腦功能衰退的典型症狀。

英國的有關專家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帕姆.布裡格斯教授在一次專題研討會上指出:如果一個人每天沉迷於電腦,並且把電腦作為記憶的外界輔助設備,而不肯自己動腦記住一些事情,那麼他的記憶力就會一天天消退。

存在記憶力衰退的患者也抱怨說,他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失去了記住某人姓名、曾經寫過的字和某個約會的能力。為此,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丟了工作。一名在澤口俊行處接受治療的28歲售貨員最近不得不辭掉工作,因為他發現自己越來越健忘,他會忘記自己出門前想買的東西,要去的地方,想去看的人,約會的時間。另一名28歲的銷售助理則十分痛苦地說,她忽然發現怎麼也記不起自己曾經寫過的字,為此她失去了工作。

一些擁有私人診所的醫生也表示,在臨床上嚴重的記憶力障礙已經屢見不鮮,而且患者數量在不斷上升。尤其是在過去的兩年裡,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受損。他十分形象地指出,其實人的大腦就像電腦,年齡的增長也許會讓大腦的"硬件"部分出現老化,但最可怕的還是大腦中的"內存"被佔滿,而這與年齡沒有必然聯系,倒是和不能充分利用大腦等個人習慣有密切關系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電腦是導致人們記憶力減退的罪魁禍首。美國亞特蘭大心理學研究所負責衛.坎特博士研究人腦記憶力衰退課題已有20多年了,他認為,人腦達到了儲存信息的極限後仍超負荷地吸吶信息。而人們在第一次接觸某件事時總是不能集中精力也是人們愛忘事的主要原因。

日本北海道大學醫學分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對於這一現象還要進行長期的研究才能得出結論,但我們相信,多提醒年輕人不要過分依賴電腦,多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問題,肯定沒有壞處。

延伸閱讀 3:互聯網毀了我們大腦
互聯網給工作生活帶來便捷。但美國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在新書《陰影:互聯網對人類大腦做了什麼》中認為,互聯網已經改變人類思維方式,降低大腦集中精力的能力,減少深度思考的頻率。

精神難集中
卡爾坦言自己寫書時,不得不切斷互聯網,關閉各類社交網站,限制上網查閲郵箱的次數,否則無法專注。

路透社3日一篇專訪援引卡爾的話報道:“我發現,自己在集中精力思考方面變得無能。”當保持上網狀態時,自己注意力分散,無法專心寫書。互聯網損害了我們深度思考的能力。

他說,「所以我停掉了Facebook與Twitter帳戶,減少使用電郵頻率,每天只查幾次郵箱,而不是幾十秒就查一次郵件。我發現,當我作了這些調整後,情況果然不同了。」

卡爾發現,功能強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讓人們變得不再習慣於思考,有些原本可以通過集中精神努力回憶或者思考出來的事情,如今竟機械化地演變為“在搜索欄裡鍵入字母,點擊搜索”

深度思考少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人每天攝入信息的方式是:打開網頁,在一大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和連結中尋找所需內容;同時,不斷刷新電子郵箱、交友網站、博客網站等。

卡爾認為,這樣的信息攝取方式讓人類大腦在略讀、瀏覽、掃描信息方面變得更加精通。但與此同時,人類深度思考的能力下降。“我們習慣於瀏覽,習慣於泛讀,習慣於搜尋所需信息”,大腦功能變得機械化,而不再是從前那種按層次不斷深入思考的模式。

適時需“斷網”
如今有人願意在網上閲讀那些長篇文章嗎?卡爾認為,長篇文章和書籍有助於人類集中精神專注於同一內容的事物,讓人慣於思考,讓人冥想和反省兼備。

傳統學者面對有用信息時,通常的反應是解讀和消化信息;而現代人面對信息時是檢索和尋找信息,相比之下,卡爾認為,現代人更像信息的“圖書管理員”。因為互聯網信息的繁雜和日常搜索信息的頻繁,讓人們更難記住每天所攝入信息。

卡爾認為,人們有必要給自己一段“斷網時光”,重拾思考能力,不至於讓大腦變得功能性殘廢。

雖然一開始減少上網時有點不知所措,但過了幾週後,發現自己可以長時間保持專注,終於可以好好工作了。

今年51歲的尼古拉斯灣卡爾是一位美國作家,發表和出版了許多技術,商業和文化領域的文章和書籍。他曾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和哈佛大學。

面對海量文本、圖片、視頻、音樂以及網頁鏈接,加上不時受即時訊息、電子郵件、Facebook更新、Twitter信息、博客以及RSS干擾,我們的大腦逐漸習慣了跳讀、瀏覽與掃瞄信息。現在多數人不常常閱讀書籍、長篇論文或文章了,而這些習慣本來是有助於我們集中注意力、反省與思考的。



結語
我希望各位可以理解筆者的想法,可以的話,請支持筆者的行動。當然,有工作需要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