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5

[一定要看] 互聯網毀了我們大腦

互聯網給工作生活帶來便捷。但美國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在新書《陰影:互聯網對人類大腦做了什麼》中認為,互聯網已經改變人類思維方式,降低大腦集中精力的能力,減少深度思考的頻率



精神難集中
卡爾坦言自己寫書時,不得不切斷互聯網,關閉各類社交網站,限制上網查閲郵箱的次數,否則無法專注。
路透社3日一篇專訪援引卡爾的話報道:“我發現,自己在集中精力思考方面變得無能。”當保持上網狀態時,自己注意力分散,無法專心寫書。互聯網損害了我們深度思考的能力。
他說,「所以我停掉了Facebook與Twitter帳戶,減少使用電郵頻率,每天只查幾次郵箱,而不是幾十秒就查一次郵件。我發現,當我作了這些調整後,情況果然不同了。」

卡爾發現,功能強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讓人們變得不再習慣於思考,有些原本可以通過集中精神努力回憶或者思考出來的事情,如今竟機械化地演變為“在搜索欄裡鍵入字母,點擊搜索”。

深度思考少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人每天攝入信息的方式是:打開網頁,在一大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和連結中尋找所需內容;同時,不斷刷新電子郵箱、交友網站、博客網站等。

卡爾認為,這樣的信息攝取方式讓人類大腦在略讀、瀏覽、掃描信息方面變得更加精通。但與此同時,人類深度思考的能力下降。“我們習慣於瀏覽,習慣於泛讀,習慣於搜尋所需信息”,大腦功能變得機械化,而不再是從前那種按層次不斷深入思考的模式。

適時需“斷網”
如今有人願意在網上閲讀那些長篇文章嗎?卡爾認為,長篇文章和書籍有助於人類集中精神專注於同一內容的事物,讓人慣於思考,讓人冥想和反省兼備。

傳統學者面對有用信息時,通常的反應是解讀和消化信息;而現代人面對信息時是檢索和尋找信息,相比之下,卡爾認為,現代人更像信息的“圖書管理員”。因為互聯網信息的繁雜和日常搜索信息的頻繁,讓人們更難記住每天所攝入信息

卡爾認為,人們有必要給自己一段“斷網時光”,重拾思考能力,不至於讓大腦變得功能性“殘廢”。
雖然一開始減少上網時有點不知所措,但過了幾週後,發現自己可以長時間保持專注,終於可以好好工作了。

今年51歲的尼古拉斯灣卡爾是一位美國作家,發表和出版了許多技術,商業和文化領域的文章和書籍。他曾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和哈佛大學。


面對海量文本、圖片、視頻、音樂以及網頁鏈接,加上不時受即時訊息、電子郵件、Facebook更新、Twitter信息、博客以及RSS干擾,我們的大腦逐漸習慣了跳讀、瀏覽與掃瞄信息。現在多數人不常常閱讀書籍、長篇論文或文章了,而這些習慣本來是有助於我們集中注意力、反省與思考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不介意的話 ,歡迎留言或發表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